职业教育行业再迎国家利好政策。
6月13日,八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资本市场来看,A股方面,中公教育等百家上市公司早已布局职业教育,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亦稳步提升。
畅通产教合作通道
优化人才配置
从《实施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来看,“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居于首位。其中明确提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
这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巨大。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当前我国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滞后,实践性不足,培养结构失衡等方面。”此次多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正是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点对症施策,有助于畅通产教合作通道,提升职校技能人才的市场化技能水平和市场认可度,从有利于优化人才配置。
从政策关注的领域,可以看到职业教育领域的“两端化”人才培养方向:一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硬技术”人才,另一端丰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的“软技能”人才,从国民整体的产业升级发展,到关系民生的生活服务等,均有覆盖。这也是践行人才强国的切实表现。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专业链对产业链没有形成有效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在提升专业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旗帜鲜明提出“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
优先,是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是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是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是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此次政策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在教育与产业之间点明了优化发展新兴专业、加快建设紧缺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撤并淘汰落后过时专业,有助于鼓励一批职教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生态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以化解教育与产业两层皮、教育不符合产业需求、职教就业困境等深层次问题。”
符合条件企业
上市融资受鼓励
为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施方案》提出了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在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
今年以来,职业教育企业纷纷寻求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仅1月份,“互联网职教第一股”粉笔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聚焦成人个人兴趣在线学习服务”量子之歌在美股上市。
A股市场中,早已有上百家公司布局职业教育。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职业教育概念股板块包括101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市值在百亿元以上的有18家。从覆盖领域来看,不仅涉及医药营销、酒店管理、汽车售后服务、新媒体等基础工种领域,人工智能、数控技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也有所涉及,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产教融合企业提供了发展沃土。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发行债券、优先择取“头雁型”企业上市等多样化方式为职业教育企业提供支持,同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形成健全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科围着产业走、专业紧扣需求转的良性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明显。一方面,“互联网+教育”模式正逐步扩大,线上趋势明显,以更高效的方式为学员提供教学培训。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趋势逐步扩大,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行业发展趋势,打通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真实解决就业问题。
作者: 杜雨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