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关注 > 列表
《画杨桃》教案(优秀3篇)
2023-08-04 16:41:08    互联网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掌知识为您带来的3篇《《画杨桃》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画杨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资料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词,出示课件“我会认”学生开火车读。

2.过渡语:在“画杨桃”的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说的哪段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嘱我的话来读,并找出“叮嘱”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要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是就)

4.理解“想当然”

5.过渡:父亲平时对我画画的要求这么严格,我在画画时有没有按照父亲的叮嘱去做呢?

6.学习2~18自然段。

(1)快速浏览,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时发生的事。

(2)自由读第2个自然段找出我画杨桃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体现出什么?{“我”记住父亲的话,对待画画一丝不苟}(齐读父亲的话)

思考: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找出有关句子后用实物演示)

小结: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仅是因为我看的角度不同,还因为父亲平时对“我”严格的教育。

(3)我把画交上去时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讨论:老师的。两次发问与学生的两次回答为什么使用不同符号?

出示课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 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观察前用叹号说明学生自以为是嘲笑我)(观察后用省略号,说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也神气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读。

(8)体会老师的“神态”动作。

多媒体出示第6个自然段理解“审视”一词。

a.为什么老师要对杨桃审视?

“审视”是仔细地看的意思,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会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b.为什么老师变得严肃起来?“半晌”的近义词是什么?(半天)

因为老师发现我的画画得很准确而同学们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c.为什么老师发现“我”的杨桃画得很正确时不直接告诉嘲笑“我”的学生,而是让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呢?

因为老师是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结果是不一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d.后来,老师为什么变得和颜悦色呢?

因为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e.多媒体出示老师的话,并让大家说说其中的意思。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7.学习第19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他们的话的相同和不同点。(练习背诵)

说说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诲”的近义词{教导}

因为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啊!从画杨桃一事中,让我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我来说终身受益。板书:一生受用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画杨桃教案 篇三

一、情境导入

1.大家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

(出示杨桃)这是——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2.(对照课前板书:岑桑)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那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出示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谁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你来,(第2段)真不错!

你来读,(第1段)你把藏在这段话里的生字读得多正确呀!

你读(第13-16段)

你来读,读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内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那么,这节图画课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你来,你来,你来。

4.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三、探究“我”的作画态度,初识“实事求是”

1.自由读读第2小节,想想:在课堂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划出句子多读几遍。(生读书动笔)你来读,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你说,你从“认认真真”这个词上发现他画得很认真,很仔细。请你把那份认真读出来。

你说,你从“老老实实”上读懂了他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凭自己的想象去画。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

你来,噢,原来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老老实实地遵从了父亲的叮嘱。

(2)(课件出示)读读这位父亲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你读懂了“想当然”。对呀,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你来,你来,你来。

对,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 “画走了样”。

所以,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你来,好一份“语重心长”。我正是老老实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叮嘱,才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我”的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

你来,你可真会读书!你发现了“我”老老实实地在座位上观察。

课件出示: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怎么发现“我”的老老实实的?

你来,原来他将眼前的杨桃和平时的杨桃进行了——对比。

还有什么发现?

你在从小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听着你的理解,你仿佛同作者感同身受!真高明!(师走到前排靠边的位置)是不是这样的座位?现在就让坐在这里的同学“现身说法”。(示意一同学起立)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的可能和平时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你能将这种和小作者相同的感受读出来吗?

还有谁想读?你来,(请同样坐在前排靠边位置的同学再读句子)

我似乎听到了小作者的心声了。假如你就是这位小作者,此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我该不该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心中升起一种疑惑。

2.你说,正是父亲经常叮嘱我的话使我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让我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

(课件出示)齐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就是这样,我老老实实地听从父亲的教诲,在座位上看到杨桃像五角星,我就老老实实地画出了——五角星。

把自己对“老老实实”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你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老老实实作画的孩子。

你读,从你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如此坚定的“老老实实”。我坚持着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换种说法就是——实事求是。

师板书:实事求是(生齐读)

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满意、很自信

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你读,多自信的孩子!你来,大家一起来。

四、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1.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自己读读下面两则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生读对话思考)

(1)你说,多么会读书的孩子!你不仅仅是发现了省略号,更找到了文章的眼睛呀!还有什么发现?

你来,噢,你发现了,第一则后面是个感叹号,感叹号的语气是很肯定的。那第二则呢?

(2)同学们从这两则对话的字面上发现得不仅多,而且很有价值,我知道你们都在思考,文章的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品出来的。

那么,该怎么把自己的发现读出来呢?自己联系上下文读读2-18小节想一想,怎么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呢?自己有收获了,就和同桌一同分享,合作读一读。

2.(课件出示第一则对话)

(1)哪对同桌愿意第一个尝试?你们吧。

你为什么这么读?噢他画错了,杨桃怎么可能是五角星呢!

请你们读(另一同桌对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大声呢?

噢,杨桃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知道,大家的回答是异口同声的,

请你们吧,为什么你的语气中还带有笑意?同学们觉得很好笑,竟然有人这么画杨桃,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你说,你说,你说。

(2)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师生对读)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

3.(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这则对话呢?又该怎么读?哪对同桌想试一试。

你们来,为什么你读得如此吞吞吐吐?噢,原来这里有很多省略号,

你们来,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联系上下文发现问题,提出想法,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真了不起。

4.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视着我这里。此时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师,我把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大家,(现场演示、慢慢移动让全班同学都体验这个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声地与旁边的同学交流。

5.现在,你就是刚才发出嘲笑声的同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心里想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动笔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吧!请鼓起自己的的耳朵用心地倾听,别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

(1)你读。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尊重别人作画时的实事求是了。

你说。你真会学以致用,用省略号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了。你说。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评价别人的画了。

(2)请你再说。从你的感悟中,我发现你对父亲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课件再次出示父亲的话)一起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从这以后,我们不需要父亲经常的叮嘱了,我们已经将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的说出这句话:(课件出示)

我们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6.父亲就是在教导我们作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听着你们用真情写下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这份愧疚送到这则对话中说出来吧!(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

孩子,现在的杨桃还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那么,它像什么?

听着这些充满愧疚的回答,看着你们充满愧疚的脸庞,我知道你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对照板书)因为你们已经学会如何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画。

五、探究“老师”的引导过程,深化“实事求是”

画杨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只要用心地去品,还能品出更多的味来!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思考、去探索老师是怎样引导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别人的画的?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实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业:预习“画杨桃”下节课的内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掌知识为大家整理的3篇《《画杨桃》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掌知识最开心的事情。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电气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邮箱: 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