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关注 > 列表
王守仁 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王守仁 心学)
2023-08-24 01:26:35    互联网


(相关资料图)

导读

1、

1、王守仁的心学主要主旨和中心思想:

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改革就是一种格物。

3、王守仁心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    王阳明心学思想精髓: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解释格物致知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向外穷理以求得知识。王守仁不同意朱熹的解释,他将《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结合起来,说“致知”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5、    王守仁的良知比孟子的良知意义广泛,除个人知是知非的内在主观的道德意识外,也指最高的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任何邪思枉念,都能消融,犹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为此,则事事物物就皆得其理。他批评世儒向外专务考索,不知物理不外于吾心,认为如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王守仁以良知为衡量一切真假善恶的标准,认为良知对于一切事物,如同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变化之不可预定,犹如方圆长短不可胜穷,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尺度诚在,则不可欺以长短,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变化,是非诚伪,到前便明,有如试金石和指南针。古代的经典和圣贤的言论,也应经过良知的衡量,以评定其是非价值。

6、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王守仁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他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王守仁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7、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但是他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还是很有价值的,只是他同时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电气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邮箱: 435 227 67@qq.com